行業新聞 2020.04.15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馬瑾倩)民政部2月7日印發《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由第一版45條措施優化為第二版34條。相較第一版,第二版《指南》重點在老人返院觀察、院內交叉感染防控、預防物資不足以及信息及時上報等方面進行調整。
調整一:
老人節后返院怎么辦?明確6類禁入情形
針對節后返院、節后返崗、新收入住等突出問題,第二版進一步規范了可入情形,明確了禁入情形。
明確有以下任意一種情況者禁止進入:(1)15日內有湖北疫區逗留經歷或接觸疫區人員;(2)與已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人員;(3)體表溫度(腋溫、耳廓、額等體表溫度)≥37.0℃;(4)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癥狀;(5)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6)有其他疑似癥狀。
無上述情況的,可在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入住或返崗。
調整二:
如何避免院內交叉感染?不同情況分類處理
針對入住老年人疾病診療,老年人出現疑似癥狀,老年人或工作人員被判定為疑似病例或者確診病例,老年人或工作人員治愈返院或返崗等情況,第二版《指南》分類作出規范,以防止養老機構出現交叉感染。
通知明確,老年人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感染病例的,應送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立即根據疫情監測要求報告相關部門,在當地衛生健康或疾控機構、民政部門指導下對密切接觸者(接觸的其他老年人及工作人員等)開展排查,實施醫學觀察,協助開展全面消殺、規范處置個人物品等其他處置工作。
治愈后需返回養老機構的,應隔離觀察14天無異常后入住;參與陪同護送的工作人員也應實施14天隔離觀察。
調整三:
養老機構出現物資短缺怎么辦?要求建立綠色通道
針對養老機構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緊缺和醫療資源不充分等情況,第二版《指南》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及時精確掌握,第一時間向轄區聯防聯控機制反映。同時要求,協調建立養老機構內感染病人救治綠色通道,給予相應防控物資和防控技術支持。
各省級民政部門可根據需要建立區域養老服務應急支援隊伍,對疫情防控中遇到突發緊急事件、無法自我處置的養老機構,給予支援。
養老機構出現疫情的,轄區民政部門要即時啟動應急預案,積極協調當地聯防聯控機制迅速收治確診或疑似病例,立即將密切接觸者轉入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并協調疾控機構開展病毒消殺等工作;情形嚴重的,要提請聯防聯控機制將該養老機構按照集中隔離點標準進行管理,防止疫情擴散。
調整四:
如何實現信息快速報告?利用養老機構管理系統及時更新
為避免層層、多頭上報信息,民政部將第二版《指南》內容納入了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為各地、各養老機構提高工作效率、精準防控提供了信息支撐手段。
各養老機構要通過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在2月15日前及時反映相關情況、需求,發生新情況要及時更新。各地前期已經開發應用相關信息系統的,可以繼續使用原系統,但要與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共享數據。
來源: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