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0.02.25
身患殘疾的孩子無論是先天疾病還是后天意外,都會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脫節,這不管是教育、醫療、社會活動等等,他們的參與度都會減少。所以他們需要幫助,也真的有很多的產品被設計出來幫助他們,但是這些產品需要對應相應的服務,而這些康復及護理的服務就真的是缺失嚴重了。
(他們需要特殊設備,也需要相應的訓練)
這里先舉一個真實的例子,Sarah是一個因先天性疾病行走有困難的孩子,所以一直以來她只能待在家里無法上學,也沒辦法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耍。直到有一天她學會了使用輪椅,從此以后她開始能夠與別人交流、上學、四處玩耍。她的體態、姿勢得到了改善,隨著各種活動的增多,她的精神與身體狀況都變得越來越好。她的父母親人也不必到哪里都要費盡力氣來抱著他活動,省下來的時間可以更好地享受生活了。
(Sarah一家人其樂融融了)
輪椅只是眾多輔具當中的一種,具體的種類大致可以歸為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增強運動能力的輔具,例如拐杖、助行架、手動及自動輪椅、三輪車、假肢假手、畸形足撐、角椅、支撐椅、站立支撐架、改造的餐具及廚具、洗浴椅、廁椅、廁所二便支架、助食機器人等。
(殘疾兒童的輔具及相關康復訓練)
第二類是視覺輔具,包括:各種特殊眼睛、放大鏡、電腦放大軟件、明杖、基于GPS導航的裝置、布拉耶盲文讀寫系統。第三類是聽覺輔具,包括助聽器、雙耳式耳機、擴音電話等。第四類是交流輔具,包括:交流卡片、自助式電子記錄交流器。最后一類自然是認知能力輔具,包括:任務清單、圖畫任務分配日歷、自動提醒裝置、認知能力促進軟件及機器人等等。
(低視力康復輔具)
這么多的輔具列出來是不是有點眼花繚亂,重點是誰可以幫助孩子們來熟悉并熟練運用這些裝置呢,誰能夠從始至終幫助家長一起來鼓勵他們堅持練習,同還要使用最新最正確的方法來練習呢?答案是專業的作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以及物理治療師。希望有志于此的康復專業同仁們,一起努力讓這一塊在國內尚未發展與缺失的技術與服務真正惠及到身有殘疾的孩子與需要幫助的家長們。
(自閉癥兒童康復輔具)
來源: 睿談醫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