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人而言閱讀、行走、奔跑是生活中在正常的行為,但是對于殘障人士而言卻是卻是奢望。
10月12日,本網小編來到作為中國層次最高、規模最大的福祉及康復博覽會,2018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一同探訪用科技造福生命的感人故事。
讓失明、視力受損及閱讀障礙人士“看到”世界
讓閱讀不在受限,小編首先來到可穿戴展區。一家總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初創企業OrCam走進視線。
這家于2010年由Amnon Shashua教授和Ziv Aviram先生聯手創立(兩位也是全球汽車防撞系統領導者、自動駕駛創新者Mobileye的共同創始人)。OrCam的使命是將人工視覺技術與可佩戴平臺結合,讓失明、視力受損及閱讀障礙人士“看到”世界,改善他們的生活,讓用戶擁有更強的獨立性。初代OrCam MyEye設備于2015年發售,新一代OrCam MyEye2也于2017年上市。
OrCam的商務拓展總監Liron Rosenbaum介紹,“OrCam致力于幫助視障人士和有閱讀障礙人士。我們很榮幸為中國的盲人、視障人士以及有閱讀障礙的人提供OrCam MyEye輔助技術設備,讓用戶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改變他們的生活。”
假肢、矯形器,先進療法和技術層出不窮
康復展區筆者看到,全面涵蓋兒童及成人領域相關產品,先進療法和技術層出不窮。泰億格帶來言語障礙整體解決方案,運用人工智能和云計算技術,促進醫院、康復機構和家庭的有效銜接假肢、矯形器展區匯聚全球前沿技術,以人性化穿戴體驗彰顯科技溫度。
奧索全新發布仿生膝關節、暴風腳板和量子仿生手,助力使用者突破生活局限;奧托博克展出的Bebionic超級智能仿生手支持14種不同精確抓握動作,完美模擬真手的功能;瑞哈國際帶來的下肢假肢全接觸承重水壓取型系統利用靜態水壓模擬患者穿著假肢承重時的狀態,保證優良的匹配度和舒適感;福睿德運用3D打印技術開發專為肢殘人士量身定制的時尚假肢外殼,讓假肢也能美麗動人。
科技+輔具,人性化穿戴體驗彰顯科技溫度
在視力聽力展區,眾多“小而美”精品讓人耳目一新。瑞杰瓏展示的全球首款增強現實智能眼鏡RevoSight,能根據視障患者的病癥自動調整視覺模式,突破了傳統助視方法的局限;肇觀推出的天使眼智能眼鏡通過模擬人眼將視覺轉化為聽覺,輔助視障人士更好地感知世界;知名聽力品牌斯達克、瑞聲達、歐仕達、愛可聲等也帶來了最新的聽力輔具、人工耳蝸、聽力檢測設備,為聽障人群打造更舒適的聆聽體驗。
此外,無障礙展區展出輪椅、助行器、代步車等助行移動輔具及多款無障礙福祉車,助力行動不便者實現自由出行;輔具成果展區呈現輔助器具適配、人才培訓、服務項目實施、質量檢測等內容,全方位展示各地輔具事業所取得的成就……各展區的創新產品和技術成果無不為殘疾人、老年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群體帶來福音。
據悉,本屆博覽會首次打造的海外和臺灣地區展區備受矚目。其中,加拿大展團攜十余家知名企業帶來外骨骼機器人、智能康復訓練系統、虛擬護理系統、智能輪椅等前沿產品。韓國、日本、以色列和中國臺灣地區也派出企業參展。
來源:亞洲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