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1.09.28
光明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黎夢竹)無障礙環境建設既是一項惠及全民的工作,也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在26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負責人劉李峰表示,近年來,住建部會同中國殘聯、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等有關部門單位,全力推動各地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將無障礙環境建設納入“十三五”“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等國家級相關規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重點工作統籌推進、一體落實。
二是完善并推動落實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制訂、修訂了《無障礙設計規范》《無障礙設施施工驗收及維護規范》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在《住宅設計規范》《公園設計規范》等相關國家和行業工程建設標準中,明確不同類型建筑的無障礙設施建設要求。目前,住建部正在組織編制全文強制性工程建設國家標準《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范》。在完善標準規范體系的同時,住建部還督導各方依法依規落實責任,確保新建建筑、公共設施符合無障礙建設的要求,既有建筑、公共設施的改造因地制宜落實相關建設標準和規范。
三是加大無障礙環境建設力度。“十三五”期間,在城鎮,住建部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居住社區補短板行動、人行道凈化專項行動、自行車專用道建設等工作,積極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在鄉村,結合新型農房建設、農村危房改造等工作,積極推進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環境建設改造。
四是開展了無障礙環境市縣村鎮創建工作。住建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中國殘聯和全國老齡辦組織創建無障礙建設城市,從無障礙建筑、無障礙社區、無障礙道路等層面,分類分級細化建設標準和要求,吸引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參與建設效果的評價,以點帶面,引導各地持續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十三五”期間,共命名146個無障礙建設城市(縣、鎮、村),為全國提升無障礙環境建設水平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