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2.08.01
近年來,國家大力支持基層建立綜合醫療服務網絡,其中社區康復服務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據統計,我國目前僅有16.7%有康復需求的患者能得到康復服務。
康復師、康復設備如何滿足人們對康復醫療的需求?今天,福祉君帶大家一起看看上海青浦區新建成的首家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詳細了解其設施配備及服務模式。
青浦區華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示范社區康復中心是青浦區首家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
康復中心總面積達810平方米,包括中醫傳統康復、康復病房和訓練區域,配有25名康復相關人員,可提供30多項治療項目,包括運動訓練、物理因子、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及相關的中醫適宜技術治療,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個性化規劃康復方案。
據了解,在達到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建設“基本標準”的基礎上,康復中心還配置了智能康復機器人、康復訓練天軌系統、智能訓練移位系統、可穿戴和網絡化設備、交互式設備等。
同時,中心建設智能康復系統,融入神經康復、運動和骨科康復、心肺康復等,實現社區卒中患者“早期—中期—后期”全周期康復,健全社區老年康復,打造集康復評估與訓練為一體的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
市民張女士車禍導致踝關節粉碎性骨折,術后兩個月,一直想要進行康復訓練,聽說華新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示范性社區康復中心建設后,便決定前來就診。
沒想到首次就診就遇到了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康復科的專家門診。醫生耐心查看了張女士踝關節關節活動度、肌力大小等,并為張女士制訂了一系列的個體化康復治療計劃和方案。完善的服務,高端的康復設施,使得張女士對社區提供的康復服務贊不絕口。
目前,康復中心以門診服務為主,同時利用互聯網醫院遠程診療,開展社區康復診療。患者到專家門診評估后,制定康復訓練方案,根據專家意見到康復中心進行康復鍛煉,每周復診一次,根據恢復情況適當調整訓練方案。
來源:東方網
供圖:青浦區華新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