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3.07.24
在言語治療室,孩子們圍坐一圈,老師教他們認識卡片上的圖畫和簡單的漢字;
在運動治療室,老師給先天性發育遲緩的幼兒做全身肌力訓練,看到孩子有所回應,老師難掩欣喜;
在音樂室,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跟著音樂的節奏訓練聽覺和身體協調能力;
……
這里是隴西縣陽光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也是70多名孤殘兒童的“家”。
今年6歲的可可(化名)是其中的一員。1歲7個月時,可可被診斷為運動發育遲緩,來到隴西縣陽光康復中心接受康復治療。“剛來時語言功能障礙,不會站,不會走,全身肌張力低下,耐力差。”隴西縣陽光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主任王云蘭說,在康復師的一對一康復訓練和悉心呵護下,不到一年的時間,孩子的病情得到明顯好轉,可以說出簡單的詞語,漸漸能夠獨立行走。
“現在,可可已經是一名幼兒園大班的學生,語言交流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跑跑跳跳也沒問題。”王云蘭說。
可可的進步和改變不是個例。從只能躺著到可以坐著,從不能分腿到小幅度邁步,從不會說話到學會喊“媽媽”……每一個孩子的點滴進步,王云蘭都看在眼里,這些都堅定著她做成這件事的決心。
2000年,學校畢業后的王云蘭進入省康復中心工作,能在省城有份穩定的工作,王云蘭和家人都很滿意。但在那幾年,王云蘭看到有許多農村患者,因條件受限,錯過了最佳的康復治療時機。“當時我就想一定要在家鄉辦一所康復中心,讓家鄉的殘疾孩子能夠盡早接受治療。”
2004年,王云蘭回到老家,創辦了隴西縣陽光康復中心。從剛開始1名員工到現有34名專業技術人員,王云蘭始終堅守“康復一人、幸福一家”“托養一人、援助一家”的初心使命,開展殘疾人康復托養、康復教育、康復工程、康復護理等多項業務。
“在這里接受治療的孩子,費用都是全免的。”為了幫助家庭困難兒童接受治療,王云蘭積極向省市縣相關部門爭取康復救助資金,在省市縣各級殘聯部門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定西市陽光康復中心先后治療殘疾兒童3000多人次,完全康復兒童達100多人。
“康復中心能不斷向前發展,孩子們能有更好的康復條件,都離不開政策的扶持。”王云蘭說,發育遲緩、多動癥、唐氏綜合征都屬于廣泛性發育障礙,更需要大家的呵護與關愛,才能融入社會。
2022年,隴西縣殘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30萬元用于縣殘疾人康復托養中心康復器械購置;爭取中央省市縣康復項目資金,為287名殘疾人實施“陽光家園計劃”居家服務,為50名城鎮重度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對172名0-14歲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
2023年,縣殘聯爭取省市縣康復項目資金,為140名17周歲以下殘疾人兒童、持證殘疾人實施康復救助,為200名持證智力、精神及重度視力和肢體殘疾人提供居家服務、日間照料和寄宿制托養等形式的服務。“我們正在申請把康復中心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進一步減輕機構和服務對象的經濟負擔,為更多有需求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托養及救助服務。”隴西縣殘聯黨組書記焦建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