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4.01.22
據中國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殘疾人數量即超過8500萬,且目前國內老年人數量已突破2億人,對康復輔助器具的需求量極大,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已成為“藍海”市場。在《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60號)的國家頂層規劃指導下,全國掀起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熱潮。本文旨從政策和典型園區兩大維度分析國內康復輔助器具產業。
01
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政策
(一)國家: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并率先在全國重要城市開展創新試點
2016年10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6〕60號),首次以國家層面謀篇布局康復輔助器具產業,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擴大市場有效供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四項主要任務,統籌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
2017年9月,國家組織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深圳市、嘉興市等12個地區成為首批試點區域,北京石景山區、上海青浦區、浙江杭州市等22個地區列入第二批試點區域,并提交國家綜合創新試點承諾書,將在2021-2023年持續加大資金投入以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其中,河北省衡水市、浙江省杭州市、山東省青島市、河南省南陽市、重慶市大足區等11個地區三年總計資金投入均超過億元,其中重慶市大足區累計投入高達52.46億元。
2018年12月,國家又率先選擇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河北省秦皇島市等12個地區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推進康復輔助器具產品進家庭、進社區、進機構,指導試點地區率先建成供應主體多元、經營服務規范的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體系。從當前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和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名單看,北京市石景山區、河北省秦皇島市、浙江省嘉興市、甘肅省蘭州市、江蘇省常州市、江西省贛州市、上海市青浦區成為雙試點地區,在康復輔助器具萬億市場中已率先搶占先機。
此后,國家層面又相繼發布《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工作政策措施清單的通知》(民發〔2020〕150號)、《“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等文件,提出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并為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提供29條支持政策措施,康復輔具產業蓬勃發展迎來重大機遇。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來源: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承諾書
(二)省市:深入貫徹國家戰略,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定制政策支持
面對康復輔助器具“藍海”市場,全國各省市深入貫徹國家大力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戰略,相繼出臺產業實施方案和規劃,以搶占先機。如深圳定下打造康復輔具先進領先的產業基地和健康中國樣板城市的目標;安徽省提出要建成16個康復輔助器具特色產業園,合肥已成為全省康復輔具產業重鎮;上海完善了“十四五”期間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四大核心任務,并通過舉辦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交流會提高品牌傳播影響力。
當前,各地產業政策主要圍繞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擴大市場有效供給、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四大任務展開,輔以優惠政策、金融服務、資金保障、消費政策、人才建設等政策支持。
優惠政策方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公益性捐贈支出所得稅稅前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和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熱與工業企業同價等稅收價格優惠政策。
金融服務方面,支持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發展,通過企業上市,發行企業債、公司債和資產支持證券擴大直接融資比重,按照市場化方式支持符合基金投向的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支持商業保險公司將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納入保險支付范圍。
資金保障方面,加強政府采購對國產康復輔助器具產品的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高端康復輔助器具產品納入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試點范圍。
消費政策方面,對城鄉貧困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基本型康復輔助器具配置給予補貼,完善康復輔助器具工傷保險保障制度,將部分康復輔助器具逐步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人才建設方面,鼓勵將康復輔助器具專業人員納入繼續教育范圍,支持企業和院校建立實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將康復輔助器具產業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計劃。
來源:火石創造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02
國內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
1.基本情況
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位于青浦區西虹橋綠地虹橋世界中心L1-A座,由市民政局、青浦區人民政府、西虹橋商務開發公司及交大綠地科技創新有限公司支持成立。園區以康復輔具產業智造為核心,從步態分析系統到康復機器人,從養老照護到介護人才培養,覆蓋康復輔具上下游的各個環節,集聚國際優勢資源,打造一體化孵化、加速服務平臺。2018年開園至今,累計吸引超過200家企業入駐,如錢璟康復、脈沃醫療、新海集團、履商科技、璟和技創機器人、日本國際介護協會、SUN株式會社等。2021年,上海青浦區被列為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地區和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地區名單。
2022年1月,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浦東新區·張江園區)正式揭牌投入運營,園區已集聚傅里葉智能、司羿智能、傲億科技等康復產品研發企業和機構超過百家。園區將以張江科學城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為主要承載區,同時聯動陸家嘴、金橋、外高橋等浦東相關產業集聚區、相關醫院、養老服務機構,構建“一核多點”的產業布局,最終打造成為中國智能養老產品、技術、服務的策源地、創新地、中國智能養老產業展示交易功能的首選地、全球引領性的智能養老產業集聚地和輸出地。
2.園區建設和運營
上海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青浦園區總規劃面積16300平方米,于2018年11月正式揭牌運營,園區內還建立了國際康養產業創新中心。園區由專業的市場運營機構上海尚棲企業服務有限公司(SCP)小咖云負責運營管理,提供創投、通路、營銷等企業專業服務。
(二)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
1.基本情況
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園區位于石景山古城泰然大廈,定位于技術高端、服務高端、多邊合作和全國的產業名片,重點聚焦康復輔具產業的“高精尖”環節,在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創新創業等三個方面體現首都特色,形成示范引領。目前,已有瑞德醫療、唐邦科技、芬蘭北部世界創新公司等多家行業重點企業入園發展。2021年,石景山區被列入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第二批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地區和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地區名單,依托北京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區服務能力,建立康復輔具共享租賃平臺和多個社區租賃服務站點,形成“線上+線下”的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網絡,實現康復輔具租賃服務覆蓋石景山區60%的社區。
2.園區建設和運營
石景山區將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建設納入2019年度區政府折子工程,園區4月開始建設,9月份正式建成投用,建設運營方為北京有鄰康園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除辦公區外,園區內還建立了公益服務中心,包括公益服務平臺、專業康復輔助器具應用示范中心、先進康復輔助器具產品展示體驗服務中心、評估配置服務中心。2020年12月,開始籌建北京市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分園區,新園區地址位于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福祉學院(大興校區),使用面積約1800㎡,建設方向主要為以醫-康-養結合的模式,搭建包括老年人健康評估中心、健康養老創業中心、智能養老互聯網+照護指揮中心的長者服務中心。
(三)聯東U谷·成都康復輔具產業園
1.基本情況
聯東U谷·成都康復輔具產業園位于溫江區成都醫學城A區,由聯東集團與溫江區國有企業成都九聯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發,是省、市重點打造的西南地區唯一一個康復輔具專題性園區。項目依托聯東“千億產業園”專業運營商的強大資源,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康復器具類研發企業和生產制造企業入駐,打造以康復輔具為主的醫療器械產業園區,著力發展以康復治療器械、智能型輔助器具、康復服務機器人、智能養老監護設備、健康監測檢測設備等為主的產業集群,將面向全國乃至全球招引50家國內外知名康復輔具類研發和生產制造類科技型企業。
2.園區建設和運營
聯東U谷·成都康復輔具產業園總投資35億元,一期規劃用地100畝,建設面積約10萬平方米,于2020年3月開工建設,2021年8月實現項目竣工。產品類型為產研獨棟,研產分層,20年獨立產權出售模式。園區采取“一個產業主軸和6個組團”的規劃方式,共有13棟單體建筑,其中,1號樓有招商中心,可作為企業免費使用的載體和空間,承接企業小型的路演、沙龍、會議等活動。此外,園區將由專業的第三方產業園運營機構聯東U谷負責建設運營,配備專業的物業服務團隊和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基礎服務,增值服務,金融服務。
03
國內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建設經驗
一是采用專業化運營團隊。現階段,國內的康復園區多以專業的第三方運營機構為主導進行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管理,以市場化的方式,通過專業的產業運營服務,可以打造通路、資本、空間、媒體等平臺,為創新企業者提供投融資、場地、品牌傳播等一站式服務,更好地促進企業創新和產業發展。
二是上級政府充分賦能。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的若干意見》的基礎上,上海、成都、北京等地相繼出臺市級層面的產業規劃和具體實施措施,從頂層設計方面為產業賦能,在稅收、金融服務、財政資金引導等方面給予企業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是借助試點區域政策支持。2019年起,國家相繼發布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和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國家綜合創新試點地區名單,北京石景山、上海青浦區等作為雙試點地區,進一步借助試點政策支持,擴寬了康復產業鏈下游的服務場景,實現市場廣覆蓋,疊加園區為入園企業提供政策支持、市場渠道、產業孵化等全面的服務,以此吸引更多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聚。
為提供更高水平的康復服務,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2024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2024年9月12-14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將于展會現場設置“康復展區”,屆時許多利用科技幫助殘障人士提升生活質量的展品將首發亮相,搭載腦機接口技術、人工智能、仿生技術、增強現實(AR)等尖端科技。展會同期還將舉辦一系列康復相關同期活動,緊貼行業需求,為企業搭建技術推廣平臺,為專家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為用戶搭建采購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