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4.03.15
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加強醫療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注重提高孤獨癥等心理行為問題和常見精神障礙的篩查識別、處置能力;同時,提出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
2022年,教育部等多部門聯合制定了《“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積極促進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適應殘疾兒童和普通兒童共同成長的融合教育模式。
2023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印發《關于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提出要實施特殊教育學生關愛行動,強化優質融合發展。
國家高度重視特殊兒童,在一系列相關政策的保障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共有特殊教育學校2345所,比上年增長1.34%。全國共招收各種形式的特殊教育學生15.5萬人,比上年增加8720人。
圖源:融合星球
2024全國兩會:他們為特殊兒童群體發聲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提交《關于推動構建高質量孤獨癥關愛支持體系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朵云軒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旗帶來了一份《關于促進心智障礙人群監護體系發展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婦聯副主席,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康城社區中心專職副主任張軍萍提交了《關愛“星星的孩子”,完善孤獨癥兒童全生命周期援助關愛體系建設》的提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許寧帶來了關于保障自閉癥兒童受教育權的提案。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遼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李紫微提出了關于18歲之后的大齡孤獨癥群體妥善安置問題的建議;
多位委員、代表建言獻策,呼吁社會各界關注特殊兒童群體,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圖源:深圳殘疾人
3000萬兒童康復需求,市場規模超500億
智研咨詢《2023-2029年中國兒童康復行業市場深度監測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兒童康復市場規模約為578.7億元,2016-2022年CAGR為26.12%。
兒童康復市場,除了康復服務,還涉及到各種康復設備和產品的銷售,包括輔助器具、特殊床位、運動訓練器材、沙床、言語輔助設備等。2022年我國兒童康復器具市場規模約為117.1億元,兒童康復服務市場規模約為461.6億元。
圖源:智研咨詢
歷屆部分兒童康復產品
圍繞兒童康復、特殊教育領域的痛點及熱點話題,歷屆福祉博覽會舉辦了“輔具進校園”交流會、特殊教育發展交流會、兒童康復新技術發展交流會等一系列主題活動。歷屆嘉賓包括佳木斯大學康復醫學院名譽院長李曉捷、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小兒神經康復中心主任醫師唐久來、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許家成、浙江工業大學、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特聘教授徐云等專家學者,解析行業發展現狀,共同探討兒童康復教育領域的最新理論、技術及應用。
歷屆部分兒童康復/特殊教育嘉賓
歷屆交流會回顧
更多有關于兒童康復、特殊教育領域的前沿信息,敬請關注9月12-1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