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3.04.20
人有了聽覺的存在,生活才能豐富多彩。但因客觀或非客觀的因素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于是如何幫助患者提高聽力成為一個不可或缺的話題,而有一些聽損問題,通過打針、吃藥、手術等方式并不能完全解決,這時候,助聽器就成為拯救聽力的重要武器之一。
助聽器是一種微小型擴聲設備,用以將外界的聲音放大到需要的程度,利用患者的殘余聽力進行聽力補償。助聽器是目前幫助絕大多數輕中重度耳聾患者改善聽力的有效工具。
助聽器接收聲信號并經麥克風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然后通過放大器放大后,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至人耳。助聽器根據不同的聽力損失情況對不同頻率的聲音有針對性的放大,做到小聲放大,大聲不吵。另外在聲音處理的過程中,助聽器利用智能降噪技術,雙耳融合,雙麥克風等新技術改善聽力狀況,尤其是噪聲環境下的言語清晰度。
不過助聽器并不是隨便配戴就可以的,需經專業驗配,那么助聽器究竟應如何選擇呢?
首先,助聽器的驗配要基于患者的聽力損失情況,以及聽力損失出現時間長短等情況綜合考量。比如:聽力損失程度較輕且不是漸進性下降的話,不需要選擇超大功率的助聽器;而重度聽力損失患者,若單純為了追求美觀而選配耳內式助聽器,很有可能因功率不足而達不到理想效果,且配戴時還很容易發生嘯叫;極重度耳聾且語言識別率較差者,配戴助聽器很有可能達不到理想效果,應考慮人工耳蝸植入這種治療手段。對于聽力損失時間過久且言語能力過低的患者,在配戴初期需要調整心態,除需家人朋友配合外,還建議參與言語康復訓練,這樣才可使助聽效果最大化。
其次要考慮患者外耳道的情況。一般耳道式助聽器都需要進行量身定制,需要根據使用者外耳道的形狀定制外殼,對助聽器外觀要求比較高且聽力損失不重的成人可以考慮。而14歲以下兒童則推薦配戴耳背式助聽器,這是因為兒童的外耳道還處于發育期,外耳道變化時就得更換外殼,因而醫生常推薦適用度更高的耳背機。此外對于一些因外耳/中耳畸形功能障礙的聽損患者,由于其外耳道狹窄或閉鎖等原因醫生更推薦其配戴骨傳導式助聽器。
另外患者的個人訴求亦是十分重要的。一些患者會要求助聽器有mifi功能、手機直連、接電話等高級功能,不過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普通的助聽器功能已經可以滿足其基本需求了。另外一些老年患者對助聽器的按鈕設置是否操作簡單具有特殊要求,由于老年人視力下降、肢體靈活度變低,其對于助聽器的戴卸、換電池等基本操作有一定難度,因此助聽器操作設置是否簡單、便捷亦是十分關鍵。
對于聽損患者,選對相應的助聽設備很重要,但是助聽器并不是越貴越好,而是越適合自己越好。每個人的聽損類型、聽損程度、聽損時長、聆聽環境不同,對助聽器的要求也不同,驗配師會綜合考慮以上的情況,給佩戴者選擇合適的助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