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3.05.29
5月21日是第33個全國助殘日,今年的主題是“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分子,尊重、關心、幫助、服務殘疾人,是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不斷進步的大愛之舉。無障礙約車、導盲犬乘車、入戶幫扶……服務殘障群體出行,交通人一直在努力。
無障礙約車 服務視障人群出行
近年來,各網約車出行平臺積極探索提升視障人群出行服務水平,在信息無障礙、無障礙出行服務、公益出行支持等方面做出探索。
滴滴出行成立社會責任、產品、技術等多部門協同的信息無障礙團隊,在企業內部聘請視障者員工全職參與相關工作,同時邀請視障工程師對助殘產品進行測試,實現了滴滴出行App主功能對主流手機系統自帶讀屏功能的適配,讓視障者能像普通用戶一樣通過讀屏來更順暢地使用約車服務。目前,滴滴出行已將App信息無障礙適配納入常態發版流程。
除了App無障礙使用,滴滴出行還推出導盲犬用戶無障礙訂單服務。經歷多次用戶懇談及線上調研,滴滴出行于2020年9月首期上線導盲犬用戶的無障礙訂單服務,攜帶認證導盲犬的乘客可以順利找到車、不被拒載。截至2022年年底,該服務已覆蓋全國117個城市,超過260萬名滴滴出行司機完成無障礙服務認證。
導盲犬無障礙出行服務會為平臺注冊的導盲犬攜帶用戶優先派單,并通過語音播報和短信等形式,提醒司機為攜帶導盲犬的乘客和視障乘客提供必要的幫助。同時,倡導司機師傅完成“無障礙服務”認證,承諾不拒載攜帶導盲犬的乘客,并為視障人群提供力所能及的無障礙協助。司機在服務導盲犬用戶后,會獲得榮譽勛章以及每單10元的額外獎勵。
此外,滴滴出行還與中國盲人協會戰略合作,將“無障礙出行服務”從導盲犬用戶延伸至更廣泛的視障群體。
廣州主題巴士 全方位科普導盲犬知識
近日,廣東省廣州市一汽巴士有限公司推出“導盲犬主題巴士”。“導盲犬主題巴士”車身噴涂導盲犬形象,在9路線投入營運。車廂內擋板、天花、宣傳燈箱、電子屏幕對“遇導盲犬乘車的禮儀”等導盲犬知識進行全方位科普。
廣州一汽巴士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卡通Q版導盲犬日常工作形象“登”上公交車,讓更多市民游客通過看展板、宣傳視頻,正確認識導盲犬,了解視障人士的出行需求。9路線向訓練中的導盲犬開放,由專業的訓練員引導它們上公交車學習。訓練中的導盲犬在專業的訓練員引導下能乘坐一汽巴士公司所有線路公交車。
“各位尊敬的乘客,現在有導盲犬乘車,導盲犬經過專業訓練,請為它們讓道、讓座,不要干擾導盲犬工作,也不要喂食或撫摸,謝謝合作。”“導盲犬主題巴士”特別錄制了導盲犬乘車語音播報。當有導盲犬上車時,車長可以手動按鍵廣播音,方便導盲犬順利帶視障人士進入車廂。
福州地鐵 全路徑無障礙服務
近日,福建福州地鐵“愛心預約”服務全新升級,實現“一次預約、覆蓋全網”,單次預約范圍可包含運營線路的所有車站。近年來,福州交通運輸部門持續推進城市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等領域適老化服務提升、車輛更新、設施改造,不斷滿足廣大老年人及殘障人群出行服務需要。
在福州,乘客可以通過e福州App中“地鐵專區”選擇“愛心預約”,輸入出行時間、聯系方式、起始車站、目的車站等信息,便可享受到福州地鐵提供的“進站—安檢—乘車/換乘—出站”全路徑無障礙出行服務體驗。福州地鐵全線網各車站均配備輪椅及上下車無障礙渡板,為出行不便的乘客提供貼心的無障礙服務。
家住福州火車站附近的李大媽年逾七十,因年邁行走不便,需拄拐輔助行走,但她每天上午還要乘坐地鐵為其在臚雷站附近工地上班的丈夫和兒子送飯。福州地鐵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向李大媽介紹福州地鐵“愛心預約”的服務內容并確認她出行時間、地點及其他需求。出行當日,福州火車站地鐵工作人員提前在約定出入口等候,陪同李大媽進站并安排在“愛心專座”,臚雷站地鐵工作人員根據列車到達時間提前接應護送出站,實現全流程“崗崗接力”。截至目前,福州地鐵已為3200多名老人、殘疾人提供了預約服務。
青島公交助殘志愿隊 入戶幫扶殘障家庭
在山東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李滄巴士公司里,有一支由公交駕駛員組成的助殘志愿隊。平日里,他們是乘客安全出行的守護者,穿梭在島城的大街小巷。工作之余,他們走進社區,開展入戶幫扶,做殘疾人家庭的守護者。
家住青島市李滄區怡順社區的紀師傅一家都是殘疾人,除紀師傅外均無勞動能力,腿部殘疾的紀師傅靠一份手工計件活養活一大家子。2019年年初,李滄巴士第八分公司助殘志愿者來到紀師傅家,詳細了解了紀師傅的家庭情況后,簽下了幫扶協議。
“這是一份長期協議,我們與紀師傅簽這份協議是為了讓他心里踏實些,讓他知道有很多人在幫助、支持他們一家。”一位志愿者說。
去年冬天,紀師傅的女兒生病,忙于照看女兒的他將手里的手工活暫時擱置,但看病錢卻讓他犯了難。志愿者了解情況后,商議決定每天下班后分組到紀師傅家里做手工活,志愿者倪紹峰還將自己在集團表彰中所獲獎金全部捐給紀師傅。
“有困難的時候,他們總會出現。”紀師傅激動地說。4年多時間里,在志愿者們的精心幫助下,紀師傅一家日子逐漸好起來。如今,腿不方便的紀師傅買了一輛殘疾人專用的電動車,出行更便利了,女兒的身體狀況也好多了。
家住青島市瑯琊鎮的貧困學生小旭同樣受到這支志愿者隊伍的幫扶。小旭的哥哥高位截癱12年,無生活自理能力,爺爺患病長期住院,姥爺右手缺失干不了重活,父親離家5年,全家靠母親一人打零工支撐生活。2020年10月,助殘志愿隊與小旭簽下幫扶協議。
3年里,志愿者倪紹峰、王迪俊和孟慶欣等人將榮譽所獲近2萬元獎金全部資助給小旭。團隊成員每季度至少去探望小旭一次,為他買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資助的同時,志愿者還關心小旭的身心健康,利用假期陪他讀書、學習、運動。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小旭與志愿者成為好朋友。今年,小旭上了初中,志愿者們決定繼續為他提供幫扶。
“助殘幫困是團隊成員一致的目標,大家都希望能盡己所能,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志愿者倪紹峰說,今年是助殘志愿隊成立的第5年,團隊成員從最開始的4人,逐漸壯大到百余人,力量日益壯大的同時,也給更多的殘疾人家庭送去了溫暖和希望。
(劉磊 陳勤思 陳晶晶 本報記者 林楚忠 通訊員 黃明亮 王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