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5.08.01
隨著我國養老行業的不斷發展,不管是行業投資的邏輯、運營的理念、客戶的需求等也都邁入了專業化、精細化的新階段。機構環境適老化作為養老項目中“最熟悉卻又最陌生的大事”需要順應時代有所思考。
結合團隊過往服務的康養項目經驗,筆者從以下三個層面淺談機構適老化設計及改造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一是適老化應權衡客戶“身”“心”需求。適老化的核心是希望盡量長時間維系長者安全、有尊嚴的自立生活能力。在機構的設計、改造過程中,應當結合不同身體狀態的長者對于適老化的不同需求進行匹配,適老化設計并不是越多或者越明顯就越好。
對于介助、介護型長者來說,適老化屬于剛需,因此在設計、改造中要充分考慮他們的身體機能情況,提供全方位的空間適老化保障,特別在衛生間、浴室、居室,公共活動空間等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重點區域,設置明顯的、連續性的適老化設施,在滿足其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能給予其內心更多的安全暗示及信心。
對于健康、活力型長者,空間應避免“過度適老化”現象。對于這類客戶來說,他們不希望生活場所傳遞的是“他們已經很老了,需要人照顧”的精神。因此,滿足機構相應規范的前提下,在設計、改造過程中應更多鼓勵采用通用型設計手法,部分空間可以考慮預埋式設計,為后續改造提供條件,當然也可以借助家具等軟裝部品的設計及陳列起到隱藏式適老化的作用。
二是適老化應與機構運營策略相匹配。不同的投資策略、不同的運營單位理念及模式會深刻影響適老化的設計及空間呈現。
不同的機構類型所配置的適老化差異大,剛需型機構與以公寓及酒店為主的健康活力型社區適老化需求存在本質性不同。即使同樣類型的機構,可能也會因為運營團隊服務理念不同,從而產生不同方式的適老化空間。比如日本團家模式的認知癥照護理念,強調家庭組團式氛圍,所以輕硬性適老化方案會更合適。此外機構因為照護比不同,照護人員服務精力和能力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適老化配置需求。照護比相對高的機構需要更多的適老化作為安全輔助手段。而類似北歐高福利國家的養老機構護理比足以支持營造更為人性化的空間場景,采用更多的是隱藏式或無適老化設計方式。
三是適老化是一個綜合工程。適老化空間是平衡安全與成本的工程,如何平衡成本預算與空間效果及運營的安全性考驗專業度。安全永遠是適老化的底色,同時適老化的內容也是空間效果的重要構成部分,適老化還是一筆不小的投入。一個好的適老化空間絕不是投入越多越好,它應該適配場所的精神、適配投入產出比、適配企業的發展階段等。
適老化空間要考慮“有和無”的關系。扶手等部品是常規、重要的顯性適老化構成要素,是關于“有”的設計,但我們還要考慮一些非顯性“無”的設計。比如整體的動線設計,例如活動、就餐動線距離,空間導向性,甚至家具陳列方式、空間照明方案等,也是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
適老化設計要把握“前與后”的關系。很多機構適老化安全問題的發生實際上是因為前期設計階段各個團隊未充分討論。設計團隊與運營團隊、建設團隊越早、越充分溝通越有助于避免后期空間適老化安全隱患的發生,也能大大減少反復整改的成本浪費。項目投入運營后,還要建立一個動態持續優化機制,所以設計團隊不能像設計傳統地產項目一樣,設計完了事,更應把項目建設完成當做真正服務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