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19.07.26
近日,北京截癱者之家創辦人文軍不幸殞命的消息在網上引發熱議,尤其在殘疾人圈中更是引起震動,痛惜聲一片。這場以生命為代價的“探路”,也再一次敲響國內無障礙設施建設不足、管理缺位的警鐘。
文軍多年來致力于截癱患者回歸社會的公益事業,2006年創辦了公益組織截癱者之家,在構建交流學習平臺的同時,也鼓勵截癱患者融入社會。為此,他組織截癱人士各種出行活動,每次活動前,他都親力親為,體驗活動場所的無障礙設施情況。
據報道,7月7日晚,在云南大理提考察無障礙路線出行時,文軍被一輛停在無障礙路口的私家車擋住,為此他不得不另尋他路,結果開著輪椅跌落到停車場的地庫頂棚里。那個奪去他生命的地庫頂棚,垂直深度兩米多,且沒有任何安全提示或欄桿。此趟大理之行因無障礙而起,卻因障礙而終,這不得不讓人唏噓痛惋。
一段看起來很容易走的路,一個普通人很容易避開的危險,對于文軍這樣的殘障人士而言,卻是如此艱難坎坷、步步驚心,甚至使其為此付出生命的代價。
而用生命“探路”的,又何止文軍一人。眼下城市無障礙設施嚴重匱乏,無障礙體系不盡完善,每一個出行在外的殘障人士,都可能面臨類似危險。那些占用盲道的車輛、電線桿,那些沒有遮擋的坑洞,那些寬闊的城市路口和復雜的立交橋,甚至哪怕是幾厘米高的馬路牙子,都是隱藏的危險。
在國外城市,大街上隨處可見殘障人士的身影。而在中國城市,大街上幾乎很少看到他們。統計數字里顯示的超過八千萬殘障人士,幾乎隱身于公共生活中。
造成這一現象歸根結底還是落在城市無障礙設施、整體環境構建缺失的問題上。在許多城市,公共設施“無障礙”建設看似進行得轟轟烈烈,但多不過是表面工程、流于擺設。建造時不考慮殘障人士的使用體驗,建好后這些設施的后期管理更是往往缺位。無障礙設施“障礙重重”,早已成為城市中見怪不怪的現象。
中消協和中國殘聯在2017年的百城調研數據顯示,我國無障礙設施整體普及率為40.6%,處于較低水準;除此之外,還存在部分無障礙設施被占用、維護不到位、設計存在問題等情況。
由此可見,整個社會層面對無障礙設施的關注其實并不高。但由于無障礙設施對殘障與失能人士是必需品,一旦無障礙設施欠奉,也就給其埋下了安全隱患。某種程度上,文軍跌落致死,雖屬極端個例,但也不過是墨菲定律的應驗,應當讓相關部門與社會成員警醒。
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曾說過:無障礙不僅僅是一個臺階、一條盲道,而應該是一項充滿人性關懷的工作。發展無障礙實際上是消除歧視,是尊重生命、維護權利和擁有尊嚴的充分體現。
城市治理的本質是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而在公共服務系統中,對一些特殊群體的關懷是一個重要內容。無障礙設施的管理與維護作為殘疾人與失能人士關懷的硬件基礎,體現著一座城市的關懷指數,再怎么精細管理都屬題中之義,不能任由其滋生風險。
希望文軍的不幸,能給城市管理無障礙設施敲響警鐘,并真正落實于法律法規,落地于實際行動中,別讓此類悲劇再次發生。
2019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暨中國國際康復博覽會 - 中國最大的福祉及康復博覽會
舉辦時間:2019.10.10-12
展會地點:中國 · 北京 · 國家會議中心
您可能感興趣的主題專區:
假肢/矯形器、助行移動輔具、聽力障礙康復、視力障礙康復、老年康復護理、兒童康復(特教)
點擊:2018福祉展展后回顧 查看更多,2019福祉展信息請咨詢:
電話:+86 (0)20 8989 9650 羅小姐
郵箱:luohaoting@poly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