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2020.04.15
1月29日,武漢市保利心語康馨養老院的30名老人中1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3人出現發熱癥狀。老人發熱情況是在1月27日院內例行為老人檢查體溫時被發現的,該長者83歲,當時體溫38.3攝氏度。從27日下午開始,院內另外3名老人出現發熱癥狀,體溫在37-38.6攝氏度之間。
據悉,養老院內僅有一名保健醫生,能做到的防控措施只有每天為老人們檢查兩次體溫、對老人居住房間用消毒水殺毒,護工只有口罩、手套,沒有其他防護裝備。1月30日下午,轄區疫情防控指控部派員至養老院進行消毒工作,并承諾增派專業醫護人員,對發熱老人的病情進行科學評估研判。
目前,該養老院已采取封閉隔離措施,武漢洪山區指揮部調集專業隊伍對院內進行了全面消殺,11名工作人員禁止出入,30名老人安排了單獨隔離。
始料未及的突發疫情,日益增加的確診人數,極度緊缺的醫療物資,暫無特效藥的束手無策,交叉感染的安全隱患,以及彌漫在空氣中的恐慌心理,都是疫情來襲時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
養老機構作為老年人群集中生活的場所,防控的壓力和挑戰不言而喻。為此國家衛健委、民政部和疾控中心等多部門提出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民政部連續發布《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和第二版,衛健委指導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等。
疫情面前,除了沉著應對,我們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最要緊的就是痛中思痛:
1.是風險就要時刻提防
在病毒感染應對策略等風險管理上處理遲緩,而發展為出乎預料之外的重大問題,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這次的疫情擴散就給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起到了巨大的警示作用。
養老機構的運營本身就伴隨著很大風險:流感、食品和消防事故等。一次小小的失誤足以對養老機構造成致命的傷害。若仍對這些問題應對遲緩或處理不當,那養老機構的第一關-安全關就算沒有把握好,更何談為防范各種風險而制定對策能夠提高服務質量、提升入住率、保護員工和老年人的利益這些更高層次的問題。
2.形同虛設的風險管理制度在實踐中不堪一擊
現實中很多養老機構規章制度特別規范,也成立了風險管理委員會,制定了重大事故的應對措施,但有多少是墻上制度、紙面文章?又有多少是只走形式?
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應該不只是院長的職責,而應該是有全員共同參與的。因為應對措施沒有落實到現實的工作場景中,一旦有不測之事發生時,在很混亂的情況下,緊急突發的現場還是很難找到適當的應對方法。
剖析問題之后,養老機構還需冷靜思考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和制度建設的可行性。除了已有的防控措施之外,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還應注意其他問題:
1.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制度
應對風險管理最根本的是要靠健全的制度,而制度的實施最終要看執行的效果。60加認為,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制度建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1)關于領導機制。風險管理委員會的建立,應該不只是院長職責,而應該是全機構的事。特別是在管委會的領導問題上,有必要執行雙任領導負責制,一旦院長不在院內,副院長就應該承擔起應對重大公共事件的第一責任人。
(2)關于預防長效機制。可以將病毒或是流感等感染癥狀容易傳染的時期定為“感染癥對策強化月”,強化預防和早期發現機制。建議養老機構自行將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定為“病毒感染警戒月”,這段時間內,嚴格執行應對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也讓員工在較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中掌握應對疫情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同時有必要重新審視機構內應急演練的制度和實施,對可能發生的多種突發狀況,針對性開展演練,做好每次演練的經驗總結工作。好的制度不僅僅是要讓所有員工都知道,更要求所有員工都能夠掌握應對方法。重大事件中的快速反應,就是日積月累的制度內化。
(3)關于信息化和數字化產品。本次疫情中,機構可依托全國養老機構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及時反映相關情況和需求,但很明顯,我們認為這遠遠不夠。一定還大量存在每天2次的人工測溫、手工填表、數據上傳等工作,其中存在的重復工作不說,還面臨著交叉感染的風險。對老年人的健康生命體征監測、數據共享等信息手段在必要情況下需要普及。
熱成像篩查儀、測溫安檢門、機器人等的運用,在本次疫情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數字化產品若是被應用到養老機構中,也必將緩解工作人員的壓力,助推機構信息化的建設。具體的經驗和做法,可以參考“互聯網之都”——杭州在應對疫情管控時采取的措施。浙江省運用“大數據+網格化”等手段,精準滾動排摸相關人員;浙江省新型肺炎防控公共服務管理平臺涵蓋居家醫學觀察服務與管理、集中醫學觀察服務與管理等相關服務,通過釘釘加入健康咨詢群、醫學觀察服務群,與群內定點網格醫生進行實時交流互動,患者可以隨時進行每日健康打卡,與醫生開展視頻問診,隨時在線溝通協同。
(4)關于宣傳和教育。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工作在平時的工作開展中就應常態化地進行。除員工之外,要認識到教育老年人和家屬正確對待感染癥狀并認識預防也很重要。
疫情可怕,疫情引發的混亂和恐慌更可怕。在疫情仍肆虐時,養老機構的許多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會出現失眠、焦慮、恐慌、擔心等問題,這時候保持清醒的頭腦,科學認識病毒感染就尤為重要。機構有必要向老年人和家屬都進行科普,做好老年人和家屬的穩定情緒工作,讓大家都對問題形成清晰的認識。當然,家屬的慰藉也利于老年人在疫情下保持身心健康。
2.培養好的管理者
養老機構的風險管理必不可少,特別是對于“養老機構內的集體感染”、“護理事故”、“顧客投訴”、“災害”等,必須要完備預防策略和應對策略。這些工作不能不認真對待,或者交給其他負責人敷衍了事,而應以養老院長為中心構建出集體應對機制。
在重大問題中,考驗的是領導的決斷力,在平時的工作中,錘煉的就是領導應對問題的警覺性。在應對病毒感染問題上,院長的決斷力是決定因素。在病毒流行的冬季,要牢記有感染的風險,如果員工或老人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時,應立即制定防止感染擴大的策略。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只有領導臨危不懼,員工才能齊心協力,應對問題才能有條不紊,疫情才會被我們戰勝。
疫情當前,形勢嚴峻。在處理最緊要的疫情防控時,針對養老機構的制度建設、危機干預、人員培訓、信息化建設等深層次的問題有必要進行深度思考。
來源: 60加